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五、上洛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本的京都肇建於延歷十二年(793年),稱為平安京,次年正式從長岡京遷都來此。這座平安京南北約4.7公里,東西約4.5公里,基本架構模仿中國唐朝的都城長安,方方正正,北部中央建有皇宮,城中由南北向的朱雀大街相隔為左京和右京,然後由平直的多條橫、縱向街道分割為數十個坊。

雖然名叫平安京,模仿的是我國的長安,然而習慣上卻稱呼這個都城為“洛”。因為日本列島正式與中國接觸是在東漢末年,東漢和此後的魏、晉等朝代,都將都城設在洛陽,換言之,“洛”可以算是都城的簡稱。日本人起而仿效,也稱自己的都城為“洛”,都城附近就是“洛中”。

永祿十一年(1568年)九月七日,一支打著五瓣木瓜紋旗的軍隊浩浩蕩蕩從美濃國岐阜城開拔,直向西去。這種軍事行動稱為“上洛”,也就是前往洛中,類似舉動,從戰國時代開始以來,就有多位有力量的大名進行過,不過他們或者半途就鎩羽而歸,甚至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比如今川義元),或者進入京都卻未能號令天下,很快又被趕了出來。此次織田信長的上洛之戰,又會有怎樣的結果呢?

「進京的準備」

且說織田信長在岐阜城秣兵厲馬,等待東進奪取京都的時機。大約就是在這一時期,他開始大規模施行“樂市”制度。

當時日本各地的商業和手工業,大多被稱為“座”的商業行會所掌控著。座的產生一方面有利於保護商品經濟,聯合下屬各家商號來應付戰國大名的橫徵暴斂,另方面卻也日益產生出壟斷性和平均主義的傾向。戰國大名們為了對抗座,往往利用各種政策吸引自由工商業者來自己領內發展,所謂的“城下町”,主要居住者就是這些工商業者和“奉公”的武士們。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