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十九章 香港見聞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蕭逸臣在香港機場和李桉分手道別,他入住酒店之後並沒有急著聯絡陳陽中,而是根據前世的記憶詳細的規劃了這次在香港的行程安排,需要見哪些導演、準備和哪些演員洽談、要和哪幾家電影公司合作,蕭逸臣都列出了一個詳細的名單,然後他才撥通了陳陽中的電話。

得知蕭逸臣人已經到了香港,陳陽中立刻就趕到了他下榻的酒店。蕭逸臣向他說明來意之後,陳陽中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做順水人情的好機會,所以他毛遂自薦,自願充當蕭逸臣這次香港之行的中間人。

要了解香港電影,蕭逸臣覺得自己繞不開兩個人,一個是邵逸夫,一個是鄒文懷。“邵、鄒二人都頭腦優秀,有魄力。無邵逸夫的勤奮,香港電影不能如此‘高速起飛’,形成繼好萊塢之後的‘製造夢境的工場’;無鄒文懷的善於放權,不能從工場解脫而迅速建立獨立製片人制度,在工場衰落後,香港電影就不免會有一個時期處於低潮如美國、日本。兩人先後相承,維持了香港電影二十餘年的繁榮局面,不得不說是氣運。”蕭逸臣記著在後世一本名為《回顧香港電影三十年》的書中,當事人張徹如此的評價邵逸夫與鄒文懷這兩位香港電影史上重要的製片家,也很到位的指出了他們倆的作用與地位。

蕭逸臣首先想要見的是邵逸夫,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執掌的TVB王國是目前亞洲最大中文節目內容的供貨商,在本港有著近乎壟斷的競爭態勢;邵氏出品的影響力,甚至在港資還未全面啟動北上掘金潮之前,便已先行滲入內地,TVB製作的《霍元甲》、《射鵰英雄傳》等電視劇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內地引發了萬人空巷的盛況,至今仍被一代人奉為“經典”;香港演藝圈的“黃金一代”也基本出自邵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