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相關資料 民國農業縣商業—摘錄《尋烏調查》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一)門嶺到梅縣的生意

從石城、瑞金來的,米和豆子為大宗,值幾十萬元。從興國來的,茶油[9]為大宗,米也有(少)。于都、會昌沒有什麼貨來。

澄江圩每圩從門嶺來的油約有四船(門嶺肩挑到澄江下船),每船裝油十二擔,每擔約值小洋三十元,每年以百圩計算,約值十五萬元。

石城、瑞金的米到門嶺,大部分經羅塘、下壩(武平屬,在三省交界)、新鋪(蕉嶺屬,離梅縣三十里)往梅縣,每天有約三百擔過。米走尋烏透過往梅縣的,很少。由尋烏透過的是油豆兩大宗。豆子擔數比油多一倍,每擔有五斗的,有三斗的,不等。價值每鬥小洋一元五毛。每圩(三天一圩)用船載的有五船,每船十四擔,每擔(以四鬥計)值六元,每圩共值四百二十元,每年一百圩共值四萬二千元。另還有肩挑,每圩有二十擔,每年有二千八百擔,共值一萬六千八百元。兩項共值五萬八千八百元。

(二)安遠到梅縣的生意

這一條路上的生意,大宗是雞,次是牛,又次是豬。雞的大部分是唐江、南康、信豐來的,安遠也有一點,甚至有從遂川來的。走王母渡、金雞圩、新田、版石,不入安遠城,由安遠城北五里地方透過,入尋烏下梅縣。由梅縣的雞行裝往鬆口,向汕頭輸出。雞每天走尋烏透過的,安遠來的是大宗,也還有小部分走門嶺來。每天少也有一百擔,多的到百三十擔。每擔六十斤,以每天百擔計,六千斤。雞販子由唐江一帶一直挑到梅縣城或新鋪圩(由尋烏走大拓去新鋪下船,直往鬆口,不經梅縣)發賣,每斤價五毛(尋烏雞價每斤四毛)。每天六千斤,共值三千元。每年三百六十天,共值一百零八萬元。梅縣雞行賣與鬆口,每斤價七毛以上,可謂大賺其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