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卷 世界大戰 第127章 四大佛國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鳩羅自請前往下疏勒,胡沙加爾派了一隊騎兵護送他,使團於破曉時分,天尚未亮就出城,為的是避人耳目,但哥碩掌管著北門的防務,這事哪裡瞞得過他?派人問為何出城,那隊騎兵首領卻道:“這是少主和大總管親自下的命令,若有疑問,請去問大總管。”竟然不回答。一炷香後,穆貝德便知道了此事。

出了城,聖戰者的輕騎巡邏到附近,攔截問訊,又被喝退,聖戰者的輕騎懨懨而歸。半個時辰後,瓦爾丹便收到了訊息。

西域不像中原,所謂的道路多是天然形成,或者是人馬走得多了而踩踏出來,並無人工大工程,鳩羅坐在車裡顛簸得厲害,熬了整整一天,第二日才抵達下疏勒。

張邁聽說鳩羅要親自來,知他是西域很有影響力的佛教大師,心中大喜,楊定國道:“這位大師雖是龜茲人,卻也是佛門大有影響的人物,不可怠慢了。”

鄭渭命人張旌掃道,城外派了兩個營的騎兵,手持儀刀,列隊相候,城內百姓相扶夾街,張邁立在南門等候,鳩羅是一位高僧,也是一位學者,熟悉漢家的禮儀,下了車後見了這等氣派,再細細看左右的旌旗,聽那迎接的禮樂,心中微微吃了一驚:“這可真的是大唐禮樂!偽託名號容易,但禮樂若無傳承,卻是假冒不來。”

禮樂乃是一族文化最核心的載體,安西唐軍在邊鄙被隔絕日久,對此卻極其重視——因這是他們賴以區別周邊胡蠻的重要身份認同,凡有家世傳承者,除了精熟武藝之外,還大多各擅一藝,若楊定國擅鼓,鄭渭擅琴,慕容春華擅竹管,楊易擅琵琶,安守敬熟悉儀刀進退,郭洛對軍樂節奏爛熟於胸等等。郭楊兩家雖在萬里播遷之中,還隨身帶著那笨重累贅的《汾陽兵典》,大唐軍制儀禮盡備,鄭家在俱蘭城、魯家留疏勒,所藏舊卷猶多,四家合一之後,這些典籍也跟著合流一處,因此唐軍的禮儀與文化,仍然保有濃厚的中唐色彩——而中唐又恰好是大唐文化最為爛熟的時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