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九十二章 咽喉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尋求哪家調解的問題上,說服李鴻章遠比說服恭王要容易的多——恭王奕訢已經十年未曾親政,他的思想還停留在十年前,而李鴻章一直是中國外交的主持者,儘管他對國際關係的認識水平遠不如後人那樣清晰,但是從他所接觸的各國公使看來,他已經敏銳的感覺到英國和俄國在遠東隱隱形成對抗,由此各個列強也逐漸分化成兩個不同的陣營。

李鴻章所感覺到的,正是一次大戰兩個陣營的雛形,只有譚延闓非常清楚,各國列強在國際事務上不斷加大的分歧最終會在十幾年後演化成世界範圍內的戰爭。當然現在列強陣營還沒有最終形成,美國已經成為經濟大國,但和後起之秀德國一樣在殖民地問題上面臨著非常尷尬的境地,不過它和德國又不同——它與歐洲隔著大洋,完全可以像英國那樣穩坐釣魚臺待價而沽;德國此時還在一代強人俾斯麥的領導之下,非常穩健的發展,兩雙眼睛睜大的尋求殖民地,不過它和英國的關係在俾斯麥的領導下還沒有走向惡化,和兩次大戰的宿敵俄國關係還處於升溫狀態……

恭王奕訢的觀點也沒有錯,畢竟在這個時候英國在國際上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遠東地區,更是各國列強的領頭羊,俄國人在西伯利亞大鐵路修建好之前,在遠東的發言遠沒有英國人那麼有權威。譚延闓之所以看好俄國,是因為英國和俄國在遠東的競爭以及英國和日本的曖昧關係,最為重要的還是在於俄國將會在二十年後發生革命倒臺——二十年的時間已經夠譚延闓站在中國的最頂端,就算現在割地給俄國,二十年之後他也可以來個翻臉不認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