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卷 趙氏庶子 第33章 魏舒方陣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眾人在整編之後,就合為了一卒,無恤任命王孫期以鄉司馬之職兼任卒長。

卒之下,趙無恤則設了三個步兵兩。

放在春秋前期,諸夏三軍以“乘”為單位作戰,一乘有駟馬戰車一輛,車右、車左、御戎為主力和指揮官,外加七十二名步卒協同,“車馳卒奔”,配合作戰。然而當時的戰爭主要是戰車上的貴族們在玩打仗遊戲,徒卒們起到的主要作用是作為輜重兵和拉拉隊,地位比較低……

春秋後期,形勢為之一變,戰爭的貴族氣質越來越弱,最終演變為不死不休的征伐滅國。尤其是諸夏國家對戎狄蠻夷的開拓,更不需要講究什麼古軍禮,於是廉價、高效、對地形適應性極強的步卒開始逐漸取代戰車,成為戰爭的主角。

趙無恤聽羊舌戎說過,這一時代,在南方,有孫武主導下的戰爭思維和戰爭方式跨時代的飛躍。而晉國,早在四十年前,就由中行氏和魏氏策劃過一次兵制兵種改革。

那是晉平公十七年(前541年)夏,中行吳及魏舒率軍開拓晉國北境,在太原遭遇無終國山戎和群狄組成的聯軍。

太行山區,山巒重疊,道路崎嶇,地形險狹。魏舒認為對面的戎狄多是步兵,己方則是戰車,在山地作戰,戰車機動困難,難以取勝。於是他向中行吳提出了“毀車為行”的建議,把戰車編隊改造為步兵方陣,使原來以兩、伍、專、參、偏為編組的戰車陣形,變成以前鋒、後衛、左翼、右翼、前拒為編組的互相配合的步戰陣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