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九十一章 入關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三人眼看天色漸暗了下來,不敢在耽擱,邊說邊上馬朝大都趕了去。榆關距離元大都不過數百里,三人的坐騎都是日行千里的良駒,一路狂奔,終於在夕陽時分,來到了大都。蕭雲雖在二十一世紀去過幾次北京,但也不過是走馬觀花的看了一番,這會兒重新來到了北京,卻是元朝的大都,心中頓時有一股莫名的興奮,據自己在二十一世紀曆史課本上學的一點歷史知識,蕭雲隱隱約約知道,元大都是在1215年,成吉思汗攻佔金中都(今北京),復舊稱為燕京,作為蒙古貴族統治漢地的重要據點。蒙古的第二任大汗窩闊臺開始在這裡派駐斷事官,建立行政機構,統轄漢地諸路,時稱燕京行臺或行尚書省。窩闊臺死後,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汗位,最終忽必烈大獲全勝,於元上都稱帝,但是上都位置偏北,對控制中原不利,因此忽必烈在1264年解決了與其弟阿里不哥的汗位之爭後,決定遷都至燕京地區。中統四年(1263)升開平為上都,至元元年(1264)改燕京為中都。四年,正式興工,在金中都舊城的東北修建新城。城址的選擇和規劃主要出自劉秉忠,負責工程的先後有張柔、段天■和回回人也黑迭兒等。

十一年正月初一(1274年2月9日),宮闕告成,元世祖忽必烈首次在大都皇宮正殿大明殿舉行朝會,接受皇太子、諸王、百官以及高麗國王王禃所派使節的朝賀。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時,大都的大內宮殿、宮城城牆、太液池西岸的太子府(隆福宮)、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等官署,以及都城城牆、金水河、鐘鼓樓、大護國仁王寺、大聖壽萬安寺等重要建築陸續竣工。至元二十二年,釋出了令舊城(金中都故城)居民遷入新都的詔書:“詔舊城居民之遷京城者,以資高及居職者為先,仍定製以地八畝為一份,其地過八畝或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據,聽民作室”。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