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卷 土團鄉夫 第六十七章 埋伏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就此別過,他日再會!”於琄一張臉還通紅著,帶著醉意,站在東城門外,他笑著向眾人揮手。相比當初離開青州時的冷清,今天的場面可就熱鬧的多了。不但眾多紫袍緋袍綠袍官員們擠到城外相送,就是蓬萊城的百姓也烏鴉鴉的全來了。

深秋十一月,河邊的柳樹一時間遭了殃,那些官員們你扯兩根,他折一枝,一時間折了幾百上千的柳枝‘折柳送別’。那些文官們還都當場賦詩一首,武官們沒這文采則大多說幾句套例的吉詳話,什麼一路順風,步步高昇之類。等到文武官員們依品級一一‘萬分不捨’的告別之後。

這時早已經等的有些不耐煩計程車紳們上來了,這些登州各縣鄉計程車紳們人人後面跟著幾個青壯,撐著一把把巨大的萬民傘過來。這萬民傘高如華蓋,紅布的傘頭,邊上還系滿了紅黃兩色的小布條子。一時間,城東到處都是移動著的萬民傘,足有上千把之多。其中送的最多的人,不是百姓也不是鄉紳,而是封彥卿,也不知道這傢伙是打著什麼主意,居然送了一百把萬民傘。

於琄事先並不知道還有這麼一出,看著如林一樣的萬民傘,臉上滿是譏諷的笑意。相傳秦漢之時,官員離任,百姓對那些好官離任,當地鄉紳們會和百姓湊一筆錢,請人將官員的政績刻在石碑上,立在官員離開時經過的路上。時間一長就變成了一種儀式,老百姓沒想到,到後來即使是貪官,要走時也要看到德政碑立起來,不然就賴著不走,無法交接,後任就無法上班,影響官場執行。於是到唐朝,政府下令不許立德政碑,否則立的碑不僅要拆毀,責任人還要挨一百板子。如果實在愛民如子,老百姓哭天喊地要立,那麼還有一個救濟措施,地方可逐級上報給禮部同意再立碑。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