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卷 廟堂 第六十四章 朝會之前奏(上)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和元旦大禮比起來,元宵節的大朝相對要簡單許多——但種種禮節仍然繁瑣得能嚇死人,旗、纛、旌、幡、刀槍杖戟等禮器從天安門一直排插到朝會之地太和殿丹陛下,除了這些,午門外另陳列有王輅和訓練好的大象,太和殿外又設有金瓶、金盒、金盂和金壺等金八件,還有太和門的外的鑾儀衛步輦,太和殿前的中和韶樂,編鐘、編罄、琴、瑟、簫、笙、笛、鼓等數十種樂器,場面恢弘之至。但輝煌的背後,是禮部官員連續數日不眠不休,忙得天昏地暗,滿身臭汗,這才沒耽誤了大事。

不過和僅是在幕後忙碌的禮部堂官和工員比起來,參加大朝的文武百官卻又是另一種辛苦滋味。早在相當於二十一世紀的凌晨一點,就得從暖洋洋的被窩裡爬出來梳洗打扮,按官職的大小穿著不同的禮服,有特旨的還得穿戴黃馬褂和花翎,趕到午門在寒風雪花中等待寅時點卯。這路近的官員還可以多睡會,遇上住得離紫禁城遠的官員,頭天晚上就甭想睡了,為了頭上那八斤半,通宵在紫禁城外等待開城吧。還有更辛苦的——那就是有口臭毛病的官員了,為了預防萬一燻到皇帝小爺子,這些官員還得事先吃些摻了丁香葉的淡味食物,還不能吃多免得內急,種種麻煩和煩瑣非筆墨所能一一形容。

也許是天公作美,存心要保佑被清史稱為聖祖老佛爺的康熙皇帝,連續下了幾天的大雪在元宵節頭一天的下午就收住,快到正月十五凌晨寅時的時候,颳了一夜的大風也忽然變小了許多,午門前那些在寒風中精神抖擻打寒戰的文武百官無不如蒙大赦,爭先恐後的讚揚起康熙小佛爺的洪福齊天,認為這刺膚徹骨的寒風,就是在康熙小佛爺的洪福保佑下,才停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