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卷 回瞰黃河上 第二十七章 百貫難得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鬱氏源流很多,鬱翎這一支,自稱出於春秋時代的吳國大夫鬱伯,世居吳郡,從漢代開始就私賣海鹽,其家遂豐——不過地位很低,商賈從來被士人瞧不起,而且鬱氏也幾百年間沒出過啥讀書人,為官者數量直接為零。

鬱翎本是家族中的小字輩,但是充滿了冒險精神,裴該才剛北渡不久,他就壯著膽子過江易貨,並且逐步北進,最終把生意一直做到胡漢國境內,甚至還巴結上了卜氏。不過這數年間,總體而言,鬱翎為徐州輸無易有,次數最多,量也最大。

這是因為裴該重商,其麾下彭城內史熊遠更是欲以工商富國,在裴該的指點下,改傳統的過關抽稅為貿易抽稅——也就是說,你東西賣不出去,那就一文不收,境內關所絕無截留。雖然就總體而言,商稅不是減輕了,而是增重了,但這屬於可以核算得清的開銷,因而受到商賈們的普遍擁護。

要知道從前各地往往是過關收稅,而且肆意重複徵收,商人臨出行前,根本計算不清自己這趟會損失多少,而且往往是在半途中損失貨物,等到了交易地點,所餘甚至不足半數,那還能有多少利潤啊?最要命的,一旦貨物滯銷,被迫原路返回,另一半兒說不定也會摺進去……陸地行商,往往比衝冒海上的怒濤巨浪,風險更大。

所以如鬱翎這般並未能夠控制住某種特定貨源的商人——自王匯入主建康後,加大了對鹽貨的管控,私鹽販賣也逐漸不易——能夠不折本兒就很了不起啦,根本無從奢望生意坐大。這也是鬱翎不顧家中反對,一意孤行北上去撞行市的重要原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