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卷 捕逐出八荒 第四十九章 卿卿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中國人素重婚姻,認為夫婦之道為人倫之重,所以相關禮俗很多,也很繁複,理論上沒有今天下定,三日後便即成婚的道理。但因為世道的混亂,從東漢末年開始,便逐漸產生了一種“拜時”的簡便婚俗,別說給了三天的籌備時間,就算上午定婚,下午新婦就可以進門。

“拜時”婚最大的特色,類似於後世的“蒙蓋頭”——新婦梳妝打扮之後,便以輕紗蒙面,等到了夫家,再由新郎親手揭下。在此之前,新婦是不遮臉的,也不忌諱給賓客瞧,後來到了東晉、南朝,逐漸演變為“卻扇”之俗,並且成為各種婚姻形式的必備儀式。

所謂“卻扇”,就是新婦不蒙面紗了,改以雙手舉一面團扇,擋住面孔。

這一日荀氏女就是面蒙輕紗,進了裴氏家門,然後與新郎裴該一起向長輩行禮。理論上該拜公婆,但裴該父母皆亡,所以就讓姑母裴氏和從叔裴嶷坐在了上首。拜過長輩後,夫婦再對面交拜——這也是最近幾十年間新興起的禮俗,逐漸成為普遍習慣,只有交拜,始為夫婦,若不交拜,那就代表著其實是納妾進門。

然後是同牢、合巹。“同牢”又稱“共牢”,就是新婚夫婦共食一頭小豬——當然啦,不可能整個兒吃完,給盛一碗豬肉就得了——表示今後成了一家人,將在同一口鍋裡吃飯。至於“合巹”,則是把一瓜分剖為二瓢,使新人各執一瓢飲酒,以示從此將要同甘共苦。後來唐人孔穎達註疏《禮記·昏(婚)義》,就說:“共牢而食者,同食一牲,不異牲也……合巹,則不異爵。合巹有合體之義,共牢有同尊卑之義。體合則尊卑同,同尊卑,則相親而不相離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