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卷 捕逐出八荒 第十六章 毒士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古人重農輕商,並不是說沒有商業經營的土壤,中國那麼大,資源分佈很不均衡,倘若沒有商賈往來轉運,很多地區的老百姓都只能勉強活命而已,根本不可能凝聚成偌大的一個帝國。

所以商業從古早以前就開始發展了,“商”這個字,原本就是殷商的國名,據說商人善於買賣致富——他們的老祖宗王亥就是在販牛賣羊過程中被有易氏謀害的——所以後世才會把這種經營稱之為“商”。春秋戰國之際有子貢、陶朱公、白圭,秦有呂不韋,漢有卓王孫——卓文君她爹——都是史載有名的豪商富賈。到了晉代,還有石崇。

石崇富甲天下,根據史書記載,他是靠在荊州刺史任上搶劫商賈,才積聚起了萬貫家財,不過這種說法未必靠譜。應該說,石崇是靠搶劫淘到了第一桶金,其後他也利用職務之便,進行過一系列的商業活動,以錢生錢,這才治下了偌大的產業。

但是政府對於商業活動的管理手段卻始終落後,要麼根本就沒法從商人手中獲得什麼稅收,導致社會思潮普遍嫉商恨商——對國家毫無貢獻的傢伙卻能夠越來越富,換了誰都會不滿啊——要麼只能盤剝商賈,涸澤而漁。好比說漢武帝時代的桑弘羊,他出自商賈之家,卻背叛了自己的階層,幫忙武帝施行“算緡”和“告緡”,導致“商賈中家以上大率破”。

商人的社會地位一直都是很低的——石崇之類官商例外——這就導致了商業活動毫無風險承受能力,一遇兵燹,最先萎縮。商業的萎縮同時也造成了自然經濟的衰敗、莊園經濟的興盛——世家大戶莊園中有耕有織,還有各類工匠,日常用品皆不假外求,要商賈沒用啊——而在莊園林立的地區,又哪有官府權威、統一政令可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