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九十一章 大蕭條(10)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阿曼德·哈默是美國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長,同時也是僅次於洛克菲勒的石油富豪。不過在1931年,他的資產剛剛達到千萬,尚未進軍石油業,只是西方世界一大資本家而已。

然而,在蘇聯和中國,他卻是家喻戶曉的“紅色資本家”,他是第一個與十月革命後的蘇聯合作的西方企業家,被列寧親切地稱為“哈默同志”;他又是第一個乘坐私人飛機訪問中國的西方企業家,被鄧小平譽為“勇敢”,但真正引起黃宣注意的,卻是哈默先生的倒爺精神。

很多中國人以為,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是世界上進出口利潤最高的地方。他們錯了,蘇聯能夠帶來最多利潤的時期是他剛剛成立的年代,第一個發現這一點的,正是哈默。

19218月初,哈默隨一個代表團到烏拉爾地區考察。這裡的情況令他大惑不解:一方面蘊藏著巨大的寶藏,物產豐富,白金、寶石、毛皮等貴重物品幾乎應有盡有;另一方面饑荒嚴重,餓殍遍野,最起碼的生活必需品奇缺。於是,他問帶隊的蘇聯人:“為什麼你們不出口這些東西換口糧食?”

“那不可能,”蘇聯人回答,“歐洲剛剛解除對我們的封鎖,要賣出這些東西,進口糧食,所需時間太長。而且要使烏拉爾地區的人民免於飢餓,至少需要100萬蒲式耳的糧食。”

當時,美國糧食大豐收,糧價已跌到每蒲式耳1美元,於是哈默提出建議:“我有100萬美元的資金,可以在美國緊急收購100萬蒲式耳的小麥,海運到彼得格勒,卸下糧食後,再將價值100萬美元的毛皮和其它貨物運回美國。”哈默的建議很快傳到莫斯科,列寧親自回電表示認可這筆交易,並請哈默速返莫斯科。在辦公室內,列寧站起來歡迎哈默,並用英語與他親切交談。當列寧代表蘇聯政府向哈默表示誠摯的感謝時,偉大的列寧同志竟激動地流下了熱淚。此後,列寧鼓勵哈默投資辦廠,允許他開採西伯利亞地區的石棉礦,從而使他成為布林什維克蘇聯第一個取得礦山開採權的外國人。美蘇的易貨貿易也由此開始。哈默組織了美國聯合公司,溝通了30多家美國公司,儼然成了蘇聯對美貿易的代理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