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八百一十九章談判(四)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私掠許可?一提到這個詞,幾名海盜頭目的眼神明顯變的不太一樣,大家的眼睛裡,都燃燒起一團名為希望的火光,直勾勾的看著楊承祖。在這一刻,不管他們曾經的立場是什麼,但是於此事而言,顯然是站在同一戰壕裡,都希望此事能成。

大明朝在朱元璋時代實施海禁,不管後世人對這個政策如何詬病,但必須要注意的一個前提是,實施海禁的背景是國家剛剛建立,連糧食都得不到保障。這個時候如果讓人出海貿易,那誰來種田?

是以在洪武朝實施的禁海,絕對不能算做錯誤,於永樂朝開始的鄭和下西洋,更說明了大明朝廷的制度並非僵化不變,對海洋也不是不夠重視。但問題在於,大明是且只能是一個大陸國家,對於海洋沒有太迫切的需求。

說到底,就是大明朝靠著農業就能實現自給,並不像歐洲諸國那樣,有著海貿獲利需要。再者就是受技術條件限制,明朝所統治的疆土,已經到了其能力的上限,繼續擴土一來不現實二來守不住,所以也就對大航海沒興趣。

還有一點就是爭權方面的考慮,也讓朝廷主流勢力,與沿海的豪門大族保持一致,並不贊同海洋航行。海上行軍,遠離本土,還要保持強大的武力,儼然一國。

要想保證帶兵官不會謀反,最高首領的必然是太監,重視海運,成立皇家艦隊,就肯定會導致太監拿權。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劉大夏寧可抗旨,也不會把寶船圖紙交出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