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六二四章 幸運二人組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轉運使這個官職,在大周立國之初還只是臨時設定的官職,一般由朝廷派出官員兼任。一般在採辦軍需,轉運糧食物資之時設立,事畢則撤。但是,在大周這個國度,最大的特點之一便是分權。為了保證從朝廷到地方都不會出現獨大的局面,但凡能分權之處必要進行分權,以相互牽制。

從朝廷上的兩府三司的軍政財三權拆分制度而下,地方上也是如此。在牽制分權的指導思想之下,為了限制地方州府的軍政財權,轉運使這個官職便逐漸從兼任變為了常設。到了錦繡年間時,路轉運使除了原本的轉運採買物資財稅的功能之外,更是增設了提點刑獄司、安撫司等常設衙門,並且賦予了他們監察地方官員、複核地方刑獄、舉薦賢才甚至維護地方治安的職權。所以,轉運使之職從那時起已經不再是簡單字面的轉運之使的意思,而是賦予了許多新的職權,實際上已經是一路的地方官長,掌握了財稅監察行政甚至是調動兵馬維持治安的大權。

大周的統治者以自身建立大周的手段為戒,當然要防微杜漸,防止專權,防止有人坐大,防止一切對大周有顛覆可能的萌芽,所以他們除了不讓武將掌握兵權之外,更是用分權這種辦法來保證權力的均衡和相互的牽制。這種想法自然無可厚非,然而這或許也是造成冗官冗費的積弊的原因之一。朝廷到地方機構臃腫,人員眾多。一權多衙,所涉官員多如牛毛。如此多的官員導致人浮於事,機構龐大,所帶來的費用的支出也極為龐大。官員們的待遇又豐厚。表面上似乎是穩定了士大夫階層,也讓權力得到了限制。但是,卻無意間走向了另一條滑向深淵的路,終於在慶豐年間的財政崩潰,同冗官冗費不無關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