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13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這才是楊氏在薛家受老兩口看重的真正原因,不光是因為她爹是個童生,還因為她爹當年對薛青山有指點之恩。

而楊氏的說法看似荒誕無稽,可事實還真是如此。縣府兩試沒有院試把控嚴格,尤其是縣試,乃是本縣縣太爺主持。

縣試一共考五場,主要還是看第一場的成績。而這一場要考八股文兩篇,試帖詩一首,只要不是錯字連篇,文理通暢,俱都能過,至於取不取就是博眼緣了。

與自己根本不熟知的人相比,縣太爺還是願意取有些眼熟的人。

而去好的學館唸書,就是提供了一個在縣太爺面前冒頭的機會。大昌歷來重視選納人才,本縣能出多少秀才,乃至舉子進士,這都算是政績。再昏庸無能的縣官,這種過場也是要走的。

且能進一家好學館,增加的不止是人脈,還有眼界。

例如縣試考的不外乎四書五經及聖諭廣訓,如何行文,有什麼忌諱不能犯,這些都需要人指點。哪怕你文章寫得再是妙絕,若是犯了廟諱、御名、聖諱等忌諱,也是不取的。

而鄉下這種地方,許多私塾都是一些老童生為了混口飯吃而開設,自己還一門心思的想考個秀才改變際遇,又怎麼可能事無鉅細地去教塾中學童。

薛青山自己就是如此,才會卯足了勁兒想把薛俊才送去清河學館。

楊氏這是以為公公想與她說送薛俊才去學館的事,才會如此這般說。殊不知她的言辭確實戳中了薛老爺子的心事,可薛老爺子本意並不是想跟她說這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