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部 少年時 四 語言天才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第三天我們在一條已經乾涸的季節河邊紮營,母子倆要先念經。他們不吃晚飯,我就跟其他人吃,還是簡單的饢和麵湯。由於我自己是跟其他侍女同住,而小和尚卻是絕對的VIP待遇,有最好的私人帳篷,所以課堂就設在他的帳篷裡。

走進帳篷時我愣了一下。吉波正在給他剃頭,細碎的褐紅髮絲點點灑落在圍住脖子的白布上。他看見我,溫和地笑笑,讓我先坐在旁邊等他一會。

我在等待之時不由仔細打量他的腦袋。他的頭不像他媽媽被刻意夾過,所以頭形很正常。幸好他們所處的時代和地域不需要僧人在頭上燒戒疤,否則那些疤痕不光是皮肉受苦,恐怕他近乎完美的外形也會遭到破壞。想起燒戒疤,不禁莞爾一笑。這可是漢地佛教文化的小小土特產。

其實本來中國和尚也跟其他國家僧人一樣不燒戒疤,據說燒戒始於南朝最狂熱的佛教徒皇帝——梁武帝。他曾三次捨身佛寺當和尚,又三次被大臣用重金向寺廟贖回。為了迅速擴充信徒,他大赦天下死囚,令其信佛當和尚。但又怕他們逃出寺院,重新犯罪,就以黔刑(在臉面刺字)為範本,在頭上燒上戒疤以便隨時識別,加以捕獲。

而我個人認為,中國和尚要燒戒疤是統治者的需要。僧人不事生產,不納稅,無子女,對統治者而言,如果僧人過多,便會對生產力有影響。無子女,又對“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倫理道德產生衝擊。歷史上幾次滅佛事件,究其深層原因,都是出於對經濟和道德倫理的維護。但是宗教卻必不可少,可以幫統治者穩定社會。所以僧人都有文牒,政府嚴格控制僧人數量。而外在的區分就以戒疤,只剃個光頭冒充和尚一看頭上沒有戒疤就會露餡。幸好解放後這項習俗被廢止了,不過聽說還是有寺廟舉行燒戒儀式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