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番外6:體育課的重要性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歷史老師沒講的部分是書上的三段內容。第一段解釋為什麼第二次社會革命後沒有再發生過藩國希望脫離帝國聯邦的浪潮。這是因為從363年起,帝國中央實行了後來被總結為‘帝國分工論’的政策,為每一個藩國至少尋找到一個最適合發展的產業,發揮比較優勢;中原也是一樣。最後剩下的所有地方都不適合發展的產業,則由帝國‘中央計劃委員會’進行研究給出建議,在哪裡建設或者乾脆不發展這個產業。由於每個藩國都擁有自己的支柱產業,使得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小帝國聯邦各地區均衡發展,藩國自然沒有脫離帝國聯邦的想法。

不要誤會,帝國沒有實行計劃經濟體制,中央計劃委員會也沒有任何實權,只是得出調查報告供帝國高層參考,產業如何佈局仍然是帝國高層決定,而不是由‘計委’決定。而且這個衙門後來被直接撤銷,沒有被改組為什麼發展與改革委員會。

第二段解釋了一下推恩令。根據並不見於正史的傳言,昭帝在病逝前幾年曾囑咐嫡長孫、嫡長曾孫將來當了皇帝后實行推恩令。(當然,允熥知曉這並不是傳言)這一段寫到:不論昭帝是否有過這樣的囑咐,但由於對當地土人的同化尚未結束,章帝等三位皇帝認為實行推恩令會減緩同化速度,所以暫緩推行,計劃在同化完成後再實行。但在同化尚未完成時就發生了第一次社會革命,革命后皇帝的權力下降,資本家掌握了國家權力,他們沒有將藩國併入帝國中央的想法,推恩令也就沒有實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