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68章 稀罕物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慶曆元年八月初十,杜中宵已在國子監讀書一年有餘,眼看著就到了發解的日子。從前數日到見不到影子學生,這些日子天天都到,不為學習,就為看看今年有什麼新政策。

杜中宵與蘇頌一起,拿了自己新寫的文章給他看。

蘇頌看了一遍,笑道:“一年時間,杜兄文章當刮目相看。想剛見杜兄時,文章宥于格式,未免病弱。到得今日,一氣呵成,頗有氣勢。似這般文章,何愁不得發解。”

杜中宵嘆了口氣:“這一年我費盡無數力氣,說廢寢忘食也不為過,自覺進步頗多。只是現在秋試在即,心裡卻忐忑起來。唉,終究還是年輕沉不住氣。”

正在這時,一個國子監學生從外面跑進來,高聲道:“朝廷詔旨,今年罷一切公卷。諸位,有還在準備的,可出一口氣,不用費這個心思了!”

喊的人副興高采烈的樣子,顯然是自己沒準備好,幸災樂禍。

一眾學生聽了,表情不一,有的喜出望外,有的大失所望,一時亂成一團。

杜中宵笑道:“我跟朝中官員無親無故,自覺文采也不出眾,哪裡來的公卷投獻。此番罷了,正合我的心意。只是蘇兄要吃些虧,少了許多照顧。”

蘇頌不在意地笑笑:“我並沒準備行此等事,又何來吃虧一說?”

公卷是從唐朝沿襲下來的習慣,在科舉考試之前,考生選自己平時得意的詩文,匯成冊子,獻給主考的考官。哪怕考時一發揮不好,有公卷的印象,也未必不能發解。不過隨著在發解試中推行了彌封、謄錄制度,公卷的作用可有可無。不過有那些考官特別重視的考生,還是能從文章的習慣用語中,發現蛛絲馬跡,甚至有的定好暗號,成為作弊的途徑。今年權知開封府的賈昌朝,上奏全面取消,是科舉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至此,後人熟悉的科舉制度,才算正式成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