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126章 前路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得到了杜中宵支援,李復圭的心情平穩下來,說起最近朝廷中的事情。道:“此次幽州一戰,除了太尉幾人外,立功最大的就是趙滋。他指揮大軍極有條理,幾乎沒有犯錯。戰後論功行賞,趙滋應該升官才是。只是眾人覺得,趙滋武將,無非加節度,官職卻不宜升了。若讓他做樞密使,只怕會有禍端。”

杜中宵道:“其實樞密院裡,最好是有文有武。沒有文官,與中書就隔得太遠,做事不便。沒有武將,官員對於軍事不熟,只怕做不好事情。樞密兩正兩副,最好是兩人文官,兩人武將。只是此事牽涉的太多,一時之間,只怕很難做到。”

李復圭點了點頭:“太尉說的是。所以現在大家都認為,樞密使應當如太尉這般,本是文官,卻有武略。只是一時間,哪裡去找這樣的人才?以文改武的官員,大多已不熟悉文官事務,還是不合適的。”

杜中宵搖了搖頭,沒有說什麼。這是宋朝自己的官員任用問題,以後只有改正了才可以。本來現在的制度,是樞密院管軍令,三衙管軍政。管軍令的人,當然要對軍事熟悉,但武將也不合適。以前說宋朝的問題是以文御武,但世界上成熟的政權,有幾個不是以文御武的?不以文御武,就會面臨軍閥問題,或者軍隊對政事幹涉太深。

文武之間如何搭配,各自如何分權制約,是個大學問。但真正帶兵的,應該是武將。樞密院的事務必然掌握在文官手中,有武將配合,才是最合適的。只是一時之間,這些事情哪裡能夠說清楚,怎麼能夠讓朝臣接受?只能慢慢來,慢慢改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