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9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與此同時,全國各行各業都在爭搶著大放“衛星”——自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之後,“衛星”一詞就成了“超級成就”的代名詞。在農村,某地畝產剛宣佈超過五千斤,另一地的“衛星”立刻放到畝產一萬斤。報紙每天都用套紅大標題莊嚴地報道這些彌天大慌。記得筆者那時剛上小學,為了使本村畝產成為全公社之最,曾在秋夜時跟隨大人們把其它地裡割倒的莊稼,偷偷集中背運到一小塊地裡。新成立的人民公社領導人來這裡裝聾作啞目測了“畝產”,就厚顏無恥地向縣上“如實”作了彙報,從而使我們村和我們鄉分別獲得了縣上獎勵的兩塊丈二長的大紅綢綿旗……放“衛星”已使全國處於譫妄狀態。連作家協會的某位老詩人也拍著胸膛吼叫說,他要在一九五九年就把荷馬踩倒在腳下!全國都實行了“食堂”制,人們“各取所需”,隨吃隨拿,喜氣洋洋地踏進了光輝的“共產主義社會”。不過,據說上層還在爭論:是先讓“老大哥”蘇聯進入共產主義社會呢,還是我國先宣佈已經進入了共產主義社會?

當然,“結論”還沒有得出,中國不久就進入了駭人聽聞的三年困難時期,餓死了許多人。在以後著名的七千人大會上,據說發動這場“運動”的***主席做了檢查。遺撼的是,這位中國歷史上劃時代的偉大老人,並沒有記取這個教訓,以後又一錯再錯,從一九六六年開始導致了中國更大規模的混亂,使得整個國家陷入了痛苦與絕望的深淵……就在那個大躍進年頭,離省城六十公里的某地區,決心放一顆大“衛星”:在位於中部平原和南部峻嶺間的黑龍河上,修建本省最大的水庫。其氣勢之大,令人咋舌。全區動用了兩萬民工,費時一年零四個月,動用一千萬方上,在這個淺山區修起了佔地一萬二千畝的“躍進”水庫。水庫要淹沒許多村莊,牽扯兩個公社的幾千人口。於是,只能把這些人撤出,另尋安插之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