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三、個案研究一一位朝鮮漂海婦女的在華經歷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一檔館所藏清代中朝關係檔案中,包括了大量中方救助朝方海難人員的資料,多半記錄了獲救朝鮮漂海人的原籍、海難發生的時間與原因、獲救時間與地點、中國地方當局的安置措施、中國地方當局為此與中央之間的公文往來及遣返過程等事項。一檔館近年來以《清代中朝關係檔案史料彙編》為題,將有關檔案集中影印出版(注:第一冊由中華書局出版於1996年,第二冊由中國檔案出版社出版於1998年。),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此外,在葡萄牙東坡塔國家檔案館中收藏的澳門檔案資料中還可找到有關朝海難人員漂至澳門,由澳葡當局移交中國廣東官府,遞送回國的記載。可見優待朝鮮漂海人的政策是廣泛實行的,甚至強佔澳門的葡萄牙當局也遵守。

翻檢一檔館刊佈的清代中朝交往檔案可知,有清一代中朝雙方交涉事項中,有關遣返朝鮮難民的事務佔了相當大的部分。漂民到華後,一旦救助措施未能及時至位,自救和自我謀生的能力就非常重要。漂海人中有相當大部分是船民和商賈,年青力壯者居多。在危難中往往可以依靠自己支撐一段時間。因此,考察清政府救助措施是否廣泛有效,與選取的案例有很大關係。為此,本節特選取一位處於特別弱勢地位的朝鮮難婦,考察其在遇難來華後的經歷。

據一份檔案記載,乾隆五年(1740),“岫巖城守尉禪布呈稱,本年閏六月二十六日,拠大孤山卡侖正藍旗章京文多爾呼等報稱,本月二十一日拠東歪子打魚把頭彭蘭夥計王永和報稱,救得海中漂來木板上婦人一口,系朝鮮國人,並不曉伊語言等因”而送官。據此檔案,這位朝鮮漂海婦女獲救後逐級呈報及與朝方聯絡的經過是:首先難民為打魚夥計王永和發現。當時該婦人在一片木板之上,狀況悲慘。大孤山正藍旗章京文多爾呼報告城守,再報副都統,再達奉天將軍,最後上達禮部。禮部獲報後,向居於鳳凰城的朝鮮通事官徐宗正行檄文,要求他與奉天將軍衙門會商同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