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清華國學叢書》總序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現代中國,“國學研究”就其內容而言即國人對於中國文化之研究。中國文化有幾千年連續發展的歷史,中國文化的體系博大精深。經過百年來與外來文明的融匯,中國文化不斷實現著新的發展與更新。在中國現代化程序不斷髮展、全球化浪潮衝擊世界的今天,更全面、更深入地認識中華文明及其歷史發展,發揚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已經成為新時代的重要使命。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的恢復建立,就是要為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為中國學術的卓越發展,為重振清華大學中國文化研究的雄風而盡其努力。

在清華的歷史上,1925年曾成立清華研究院國學門,當時亦通稱清華國學研究院,後因各種原因,在1929年停辦。在短短的四年當中,畢業學生近七十名,其中後來成為我國人文學界著名學者的近五十人。清華國學研究院指導學生的教授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四位先生,後被稱為四大導師,清華國學研究院的研究在當時代表了我國國學研究的最高水平,其教育人才的成就也成為我國近代教育史的一段佳話。

關於老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宗旨和精神,吳宓在《清華開辦研究院之宗旨及經過》中明確地指出:“惟茲所謂國學者,乃指中國學術文化之全體而言。而研究之道,尤注重正確精密之方法,並取材於歐美學者研究東方語言及中國文化之成績,此又本校研究院之異於國內之研究國學者也。”近代以來,“國學”概念的使用有不同的用法,吳宓的提法代表了當時多數學者的用法。後來清華國學研究院的教研實踐也顯示出,清華國學研究院對“國學”和國學研究的理解,始終是把國學作為一種學術、教育的概念,明確國學研究的物件即中國傳統學術文化,以國學研究作為一種學術研究的體系。在研究方法上,則特別注重吸取當時世界上歐美等國研究中國文化的成果和方法。這表明,老清華國學研究院以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為本色,但從一開始就不是守舊的,而是追求創新和卓越的,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學術追求指向的不是限於傳統的學術形態與方法,而是通向新的、近代的、世界性的學術發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