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十四章 美國和俄國 (1648~1789年)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1648年,殖民地美洲和東正教俄國仍然是歐洲的局外人,未完全分享歐洲文明。到1789年,這種情況不再真實了。以前的局外人現在變成了我們不能再稱為歐洲文明而應該稱為西方文明的積極參與者。由於新近獨立的美利堅合眾國,歐洲型別的社會牢固地紮根於美洲,美國的思想和制度一路高歌進入世界,威脅著歐洲的舊制度,雖然此前它從未威脅過。同樣,到1789年,在俄國,統治集團掌握了歐洲高雅文化的精髓,俄國開始在歐洲戰爭和政治中發揮大國的作用。俄國廣袤的國土面積和專制的政府也威脅著西歐相對較小的國家。這種威脅比美國民主革命帶來的威脅還要真實。因此,更好的辦法是,把這個時期的歐洲劃分為正在擴大的西方文明社會的兩大陣營。當然,至今仍然作為把美國和俄國社會彼此區別、俄國與歐洲內陸地區生活方式重大差異的標誌還沒有大到作為不同文明出現的標誌。相反,大西洋兩岸、穿越俄國邊境地區的越來越複雜的相互聯絡逐漸彌合了西歐與俄國、美國的差距。

區分俄國和美國社會與西方文明大多數核心地區社會的根本因素是土地比較充足而勞動力(或者至少受過訓練的熟練勞動力)短缺。在以上任何一種情況下,兩種對策都是可能的。各種技術、階級、服役以及把各種文明社會組織起來併為社會各階級和職業集團提供各種可行性關係的差異之間的緊密聯絡,也許會陷入無政府主義的平等和文化上的新蠻族主義。俄國的哥薩克和許多開發西伯利亞的先驅就以這種方式生存。加拿大的法國非法毛皮販子、美國說英語的拓荒者、巴西的邦德朗特人(bandeirantes)、阿根廷的牧人、澳大利亞的流浪漢、南非的伏特里克人(voortrekkers)、阿拉斯加的拓荒者,也是如此。除非被某些鄰居或敵對國家限制,否則一種不斷擴大的文明社會可能一直傾向於與這種大致平等、暴力的新蠻族主義發生衝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