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六章 拉奧孔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一四八一年吉蘭達約前來羅馬繪飾西斯廷禮拜堂牆面時,曾帶著素描簿走訪古蹟,尋找可用的題材。素描技藝精湛的他,很快就完成了數十幅古蹟區域性速寫,題材包括柱子、方尖碑、水道,以及當然會有的雕像。這些素描中,有一幅畫的是羅馬最著名大理石雕像之一——《磨刀人》(Arrotino)。這座雕像為複製品,原作雕於公元前三世紀的帕加馬,刻畫一名裸體青年跪著磨兵器。幾年後回佛羅倫薩繪飾托爾納博尼禮拜堂時,吉蘭達約將這素描裡的人物照搬進溼壁畫,成為《基督受洗》(Baptism of Christ)裡跪著脫鞋的裸身男子。

從米開朗琪羅最早期的某些素描來看,他於一四九六年首度來到羅馬後,也曾帶著素描簿在街上獵尋題材。羅浮宮裡有幅素描,畫的是羅馬切希花園裡的某個小雕像,一個胖嘟嘟、肩上扛著酒囊的小孩。還有一座雕像,在他這幾次出門獵尋題材時被畫進素描簿,即立於帕拉蒂尼山上的諸神信使墨丘利像。他和吉蘭達約一樣,將這些素描彙整成冊,成為日後繪畫、雕塑時可資取材的古典姿勢寶庫。他所素描的大理石像之一,某古羅馬石棺一隅的一尊裸像,甚至似乎是他創作《大衛》時姿勢的靈感來源。[1]

西斯廷禮拜堂的繪飾工程得用到數百種姿勢,光靠裸體模特兒不敷米開朗琪羅所需。因而,一旦要為溼壁畫繪素描,他想必就會從佛羅倫薩和羅馬的古文物中尋找靈感。面對如此浩大的工程,他決定藉助(或者藝術史家所謂的援用)古雕像和古浮雕。援用痕跡特別明顯的,就是五幅《創世紀》場景兩側的二十尊巨大裸像。米開朗琪羅借用nudo(裸體的)一詞造出新詞Ignudo(伊紐多,裸像之意),以稱呼這些高度為6英尺的裸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