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世道第十七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甲午戰爭前,中國和日本在朝鮮進行較量。中國作為朝鮮的宗主國,在保護方面措置失宜,使日本得寸進尺。清軍從朝鮮退到遼東,屢戰屢敗,屢敗屢退。當時有歌謠諷刺說:“文官三隻手,武官四隻腳。”

徐大椿作《道情詩》說:“讀書人,最不濟,讀時文,爛如泥。國家本為求才計,誰知變作了欺人計。三句承題,兩句破題,擺尾搖頭,便是聖門高弟,可知三通四通是何等文章,漢祖唐宗是哪朝皇帝?案上放高頭講章,店裡買新科利器,讀得來肩背高低,口角欷歔,甘蔗渣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負光陰,白白昏建一世。就教他騙得高官,也只是百姓朝廷的晦氣!”

維新變法失敗,袁世凱以兩面派手段得到慈禧賞識,升官發財。當時社會上曾有民諺,語曰:“六君子,頭顱送,袁項城,頂子紅,賣同黨,邀奇功。康與梁,在夢中,不知他,是梟雄。”

清末,京城流傳順口溜說:“太醫院的藥方,翰林院的文章,都察院的奏章,光祿寺的茶湯,鑾儀衛的刀槍,金魚池的婆娘。”譏諷它們中看不中用。

清末以來,中國人被騙被拐去海外做苦力者無數,這些人被稱為“豬仔”,有如今日偷渡客一樣。當時閩粵人的孩子,到了16歲,為父兄的便特別戒嚴地吩咐說:“行路時須警惕著,提防別人拐你去賣豬仔!”倘若子弟出外不返,或一時失蹤,第一個判斷必定是說:“哼!又被人拐去賣豬仔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