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卷八十四 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屈原,名平,和楚國王族同姓。擔任楚懷王的左徒。屈原見聞廣博,記憶力強,深明國家安定與動亂的道理,擅長辭令。屈原在朝內就和楚懷王商議國家大事,以便頒發號召命令;在朝外就接待賓客,應付諸侯。楚懷王十分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屈原職位相等,為了爭奪寵信,因而內心嫉妒屈原的才能。有一次,楚懷王指派屈原制訂法令,屈原剛起草,還沒有定稿,上官大夫看見了,想奪取這份草稿,屈原不給。上官大夫因此誹謗他說:“大王委派屈原制訂法令,眾人沒有誰不知道的。每頒佈一項法令,屈原就誇耀自己的功勞,認為‘除了我,沒有人能做得出來的’。”懷王因此惱怒地疏遠了屈原。

屈原痛惜懷王聽聞這樣閉塞,讓讒言諂媚矇蔽了明智,奸邪歪曲傷害了公道,使端方正直的人不為世俗所容,所以憂愁深思而寫成了《離騷》。所謂離騷,就是遭遇憂患的意思。上天,是人類的始祖;父母,是人類的根本。人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就會反思本原。所以,勞苦疲倦到極點的時候,未嘗不呼喚上天;極度傷痛慘惻的時候,未嘗不呼叫父母。屈原品行正直,竭盡忠心和智慧來事奉他的國君,而讒邪小人卻從中挑撥離間,這處境可說是困窘到極點了。誠信卻受猜疑,忠直卻遭誹謗,怎能沒有怨憤呢?屈原寫作《離騷》,大概是因為怨憤而產生的。《國風》中的詩雖然流露出愛慕美色的情調,但不至於淫穢;《小雅》裡的詩雖然抒發了幽怨譏諷的感情,但不至於暴亂;像《離騷》這首詩,可說兼有《國風》《小雅》的長處了。在《離騷》中,從上古稱述帝嚳的事蹟,至近代稱道齊桓公的霸業,對中古表述湯、武的事功,用歷史來譏刺時政。闡明道德的廣博高深,治亂的同條共貫,無不詳盡體現。他的文字簡約,他的言辭含蓄,他的心志高潔,他的品行廉正。他運用文詞擬寫的雖是細小平凡的事物,而旨意卻極其博大,列舉的雖是眼前事例,而體現的思想意義卻非常深遠。他的心志高潔,所以稱道的都是芳香的事物;他的行為廉正,所以死也不為世俗所容。他遠離汙濁的世俗,在汙泥濁水之中自我洗滌,像蟬脫殼那樣擺脫汙穢,而遊離於塵埃之外,不沾染世俗的汙垢,清白高潔如蓮花出汙泥而不染。推論這種崇高的心志,就是跟日月爭輝,也是可以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