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卷六十一 伯夷列傳第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學者們所讀的書儘管很多,可還要從六經中尋求依據。《詩經》《尚書》雖然殘缺,但是從虞、夏兩代的文獻中可以得到了解。唐堯將要退位的時候,把帝位讓給虞舜,虞舜又讓位給夏禹,這期間,四嶽和十二牧也都來推薦,才把他們放在一定的職位上試用,任職幾十年,功績已經建立,然後才授予政權。這表明天下是最貴重的寶器,帝王是最尊貴的地位,傳授天下就像這樣的艱難啊!但傳說唐堯把天下讓給許由,許由不肯接受,認為那是一種恥辱,因而逃避隱居起來。到了夏朝的時候,又有卞隨、務光這樣的隱士。這將從何解說呢?

太史公說:我曾經登上箕山,據說山上有許由墓。孔子依次論列古代的仁人、聖人、賢人,像吳太伯、伯夷這些人都很詳細了。就我所聽到的許由、務光的義氣極為高尚,但那文字記載卻一點也沒見到,為什麼呢?

孔子說:“伯夷、叔齊,不會記掛過去的仇恨,因此怨恨很少。”又說:“祈求仁德便得到仁德,還怨恨什麼呢?”我曾沉思伯夷的用心,當看到那逸詩之文卻感到詫異。他的傳記上說:

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想立叔齊為國君,到父親去世以後,叔齊把君位讓給伯夷。伯夷說:“由您繼承君位,這是父親的命令。”於是伯夷逃離了。叔齊也不肯繼承君位而逃避了。國都的人只好讓孤竹君中間的那個兒子繼承君位。恰在這時,伯夷、叔齊聽說西伯昌善於尊養老人,心想何不前往歸附他呢?當他們到達的時候,西伯已經去世了。周武王載著父親的神主牌,追尊諡號為周文王,向東去征伐商紂。伯夷、叔齊擋住武王的馬進諫說:“父親死了不安葬,卻要發動戰爭,可以說是孝順嗎?作為臣子而去殺害君王,可以說是仁義嗎?”周武王的下屬要殺掉他們。太公望說:“這是有義氣的人。”於是扶起來讓他們離開。周武王平定了商紂的暴亂以後,天下都歸順周朝,但伯夷、叔齊卻認為那是可恥的,並堅持氣節不吃周朝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採摘野菜來充飢。直到餓得快死的時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詞說:“登上那西山啊,採摘那裡的野菜。以暴臣取代暴君啊,卻不知道那是錯誤的。神農、虞舜、夏禹的時代迅速地消失了,我將歸宿到哪裡呢?唉,死了算啦,命運如此衰薄呀!”終於餓死在首陽山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