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太史公說:五帝、三代時候的記載,已經很久遠了。包括殷朝和它以前的諸侯們的事蹟不能夠譜列出來,周朝以來才略為可以著述。孔子根據歷史記載文字次序《春秋》,記錄魯國各個國君的元年,正定四時和日月,大概算是詳細的了。至於依次序編成《尚書》就簡略了,沒有記載具體的年月;有時候略為有些年月,然而大多數都殘缺,不能夠根據它們進行敘錄。所以他在記載歷史事蹟的時候,有疑惑的地方還是按照疑惑傳述,因為這是要採取慎重的態度吧!

我讀到一些記載世系諡號的書籍,從黃帝以來的各代都有具體的年數。考察一些歷代譜列世系諡號書中講到的,用金木水火土五德傳次相承終而復始來表示帝王更替的說法,古代的文字記載都和它們不相同,這些說法甚至非常違背常理。孔夫子不論述次序古代事蹟的具體年月,難道是虛妄的舉動嗎!於是用《五帝系諜》《尚書》的文獻材料,彙集各代的世系記錄從黃帝以後直到共和時期,寫成《三代世表》。

(以上為表前序文)

張夫子問褚少孫先生說:“詩經》上說契、后稷都是沒有父親就出生了。現在考察各種傳記材料都說有父親,父親都是黃帝的子孫,難道不是和《詩經》上的說法相違背嗎?”

褚先生說:“不對。《詩經》上說契的母親因為吞食了燕子的蛋生下契,后稷的母親因為踩了巨人的足跡懷孕以後生下后稷,只是想表明他們有天命精誠的意思罷了。鬼神不能自己形成,需要依靠人才能降生,怎麼可以沒有父親而出生呢!一方面說有父親,一方面說沒有父親,有可信的材料就傳送可信的說法,遇到材料產生疑惑的時候就傳送疑惑的說法,所以有兩方面的說法。堯帝知道契、后稷都是賢德的人,是上天所降生的,所以封給契地方七十里,以後經歷十幾個世代傳到了湯,在天下稱了王。堯帝知道后稷的子孫以後會稱王,所以給他增加封地一百里,他的後代經過將近一千年,到文王的時候就佔有了天下。《詩傳》上說:湯的先祖是契,沒有父親就生下來了。契的母親和姊妹在玄丘水中洗浴,有一隻燕子銜著蛋給墜落下來,契的母親拾到了,所以把這個鳥蛋含在嘴裡,不小心吞下去了,這樣就生下契。契出生後就賢能,堯帝立他做司徒的官,賜給他姓子氏。子的意思是茲,茲,就是要更加發展壯大。作詩的人讚美並歌頌說”殷的社土廣茫茫,上天命令神燕降,降而生契始建商“商的意思是質樸,是殷的稱號。文王的先祖是后稷,后稷也是沒有父親就生下來了。后稷的母親叫做姜嫄,出門在野外見到一隻巨人的足跡就去踩踏它,結果知道自己就有了身孕,因而生下了后稷。姜嫄認為后稷沒有父親,出於輕視就把他丟棄在道路上,牛羊經過的時候避開不去踐踏。抱著把他丟在山中,看管山林的人養護他。又把他拋棄在大沼澤中,鳥兒用羽翼墊著他覆蓋他並銜食給他吃。姜嫄感到奇怪,於是知道他是上天所降生的孩子,就抱回來養他長大。堯帝知道他是賢德的人才,立他做掌管大農的官,賜給他姓姬氏。姬,就是本源的意思。作詩的人讚美並歌頌他說”當初生下週族人“深深的修煉更能促成事業,正是稱道后稷開創了基業。‘孔子說:’從前堯帝賜命契為子氏,是預示後代會有湯。賜命后稷為姬氏,是預示後代會有文王。大王想讓季歷接續嗣位,是表明天的祥瑞。太伯逃亡到吳不再返回,就完成了生成周家天下的本源。上天的意志很難講清楚,不是聖人誰也不能明見。舜、禹、契、后稷都是黃帝的子孫。黃帝透過占卦順應天命來治理天下,德惠恩澤深深地造福後代,所以他的子孫都能相繼即位做了天子,這是上天報答有德行的人。人們不知道這個道理,認為他們是泛泛地從布衣匹夫起家的呢。要說布衣匹夫怎麼能夠無緣無故就起家來稱王天下呢?豈不是有天命才能這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