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雲誰之思,西方美人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標題上的話,出於《詩·邶風·簡兮》,放到這裡來當然是斷章取義——連“義”也已經被歪曲,因為原詩中的“美人”,被認為是用來比喻“西周之盛王”的;至於以定語“西方”修飾之,則是“嘆其遠而不得見之辭也”——不管怎麼理解,原詩肯定不是講情愛的。

不過,“西周之盛王”卻不是不講情愛的,這就和我們要談的書有些關係了。當年孟子曾對齊宣王說:

昔者太王好色,愛厥妃。《詩》雲: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當是時也,內無怨女,外無曠夫。王如好色,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孟子的意思是說,如果好色,只要能和百姓共享,就仍然無妨於王道——也即孟子心目中的理想政治——之實行。這是《孟子》中最富於民主色彩的論述之一。不過此後的帝王很少有人能實行這一點。而孔、孟的不肖之徒,雖將孔、孟之書奉為經典,卻也從來未曾打算真正按照“原著”中的精神行事。

在中國古代,帝王可以獨佔無邊春色,《周禮》規定由九九八十一個女子輪流侍寢,實際上更有“後宮佳麗三千人”——有時宮廷中有上萬宮女為之執役。達官貴人則有官妓、家妓為之服務,“三陪”而外,當然也可以閨房之中,有甚於畫眉。韓愈,自居繼承道統者也,照樣蓄有家妓,“有絳桃、柳枝,皆善歌舞”;朱熹,公認領袖道學者也,照樣被指控引誘兩名尼姑作妾……此二人尚且如此,則風流之子,好色之徒,其恣情縱欲,享受情愛,今人貧乏的想象力實難追摹。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