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後記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1989年柏林牆倒塌,僅僅四個月之後,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便特邀英美知名歷史學家就“德國是否不再威脅歐洲”舉辦了一場學術座談會。在冷戰結束的歷史分水嶺,撒切爾夫人急切地想要知道德國將會去向何方,同時歐洲將會受到何種影響。這些問題反映出各國對德國曆史的深深疑慮,加深了他們對德國現在和未來的擔憂。

自東西兩德和平統一以來,聯邦德國議會決定在1991年兌現統一時許下的承諾,將國都遷回柏林——曾經於1871—1945年作為德意志帝國的首都。沒有人清楚這一驚世之舉會對德國的政治習慣和生態造成怎樣的影響。從西部的波恩遷回東部的柏林是一場鉅變:波恩靠近荷比盧三國經濟聯盟以及法國邊境,而柏林坐火車到波蘭只要一小時。德意志的歷史轉折又一次出現,英國人對此疑竇叢生,因而重操歷史的舊業:當代英國人隱約開始對1871年英國首相本傑明·迪斯雷利曾經說過的不祥預言——“德意志革命”會對英國利益造成損害抱以共鳴。對“德意志革命”的普遍恐懼迅速在德國國內、英國和歐洲其他國家捲土重來。

柏林留下的各種建築留給世人宏偉的第一印象,而更深遠的是它們每每引發的無窮聯想。位於柏林舊政治圈邊緣的德國國會大廈正好能成為融合現在與過去的精巧象徵。可能有人會指出,這座建築完全可以抵消撒切爾夫人對德國的疑慮,因為其建築造型由一位英國建築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所設計。拋開這個奇怪的事實:一個新德國的政治合法性必須摒棄它的舊名稱,只因為那些稱謂殘留帝國和帝國主義的侵略色彩。眼前這座國會大廈憑藉它威廉時代威嚴、宏大的文藝復興式的主體構造,融匯它透明、後現代的玻璃穹頂,象徵的正是德國的理想、過去和現在。就在德意志帝國覆亡前的幾十年裡,議會大廈還曾是讓俾斯麥頭疼的帝國議會的所在地,並隨後成為命途多舛的魏瑪共和國的政治中心。到了1933年,它曾被德國共產黨縱火焚燒——現在普遍認為是納粹所為。在納粹獨裁年代,它作為空殼被荒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歲月,它淪為蘇聯紅軍與德國國防軍肉搏戰爭奪的重點。不少炮火痕跡和紅軍戰士留在地下室的塗鴉至今依稀可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