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十一章 地理大發現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既然人們已經衝破了中世紀的束縛,他們就需要更大的空間去冒險。歐洲對那些雄心勃勃的人們來說,已經顯得太小了。於是偉大的航海時代終於來臨了

馬可·波羅

對歐洲人來說,十字軍東征實際上是一所普及旅行知識的大學。不過在當時,沒有多少人敢冒險超出經威尼斯至雅法這條為人熟知的路線。公元13世紀,威尼斯商人波羅兄弟不畏艱險,穿越浩瀚的蒙古大沙漠,爬過高聳的山脈,千辛萬苦地來到強大的中國,拜見了偉大的元朝大汗皇帝。波羅兄弟的兒子馬可·波羅,寫出一本遊記,詳細描述了他們長達20年的東方漫遊與冒險故事,讓世人震驚不已。當讀到馬可·波羅對奇特島國“吉潘古”(“日本”一詞的義大利念法)的奇異金塔的迷人描繪時,全世界都目瞪口呆。許多人夢想去東方尋找這遍地黃金的國度,實現發財的美夢,但是由於路途漫長而又艱險,他們只得待在家裡做做白日夢而已。

世界是怎樣越變越大的

當然,走海路去東方也是有可能行得通的。不過在中世紀,人們並不熱衷於航海。這種狀況是有充分理由的。首先,當時的船隻體積太小。麥哲倫持續好幾年的著名環球航行,他所用的船隻還沒有現在的一隻渡船大。這樣的船隻能容納20~50人,船艙狹窄擁擠,艙頂極低,根本無法站直身體。廚房裝置太差,只要天氣稍微惡劣就生不著火,一旦如此,水手們就不得不吃生的東西或以乾糧充飢。在中世紀,人們已經知道如何儲存鮮魚,曬制魚乾,但還沒有發明罐頭食品,一旦出海,就無法吃到新鮮蔬菜。淡水是用木桶儲存的,用不上多長時間就會變質,長出許多滑膩膩的物質,喝起來有一種爛木頭和鐵鏽的味道。中世紀的人們對細菌的認識還是一片空白(13世紀的一位學識淵博的僧侶羅傑·培根似乎檢測到細菌的存在,不過他很明智地保留了這個發現),因此他們經常喝不潔的淡水,甚至有時全體船員死於傷寒。事實上,早期航海的死亡率高得可怕。1519年,麥哲倫從塞維利亞出發去進行著名的環球航行,有200名水手一同出海,可活著回到歐洲的只有18人。即便到了17世紀,西歐與印度群島的海上貿易已十分頻繁,可完成一次從阿姆斯特丹到巴達維亞的往返行程,水手的死亡率也高達40%。這些不幸的人們大部分是被壞血病奪走了生命。這種病是由於缺乏新鮮蔬菜而引起的。它會感染牙床,使血液中毒,最後病人體力衰竭而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