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八章 統一政府文治之演進【由漢武帝至王莽】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要明白西漢文治政府之意義,先應注意到當時的一般情態。

一、西漢初年之社會

古代封建社會,到戰國已逐步消失。軍人、遊仕、商人,不斷由平民社會中躍起,他們攀登政治舞臺,而攫得了古代貴族之特權。

秦代統一政府在此種劇變過程中產生,因其歷年甚暫,那時的社會情態現在無可詳說。

就漢初情況而論,似乎秦漢之際雖經歷了幾次戰亂,而戰國以來社會變動的趨勢,依然照樣進行。

(一)農民與奴婢

社會上一般生活,都起了絕大變動,只有農民,還比較呆滯在陳舊的狀態下過活。

封建時代的農民,對其上層統冶者,約有如下幾種負擔:

一曰稅。

此即地租。農民耕地,在政治觀念上,系屬於其地封君之所有,故農民對其封君每年應納額定之租稅。

二曰役。

因土地所有權的觀念,轉移到農民的身分,耕地者對其所耕地之封君有臣屬之關係。【所謂“四封之內,莫非王土;食土之毛,莫非王臣”。】因此每年於農隙,又須對其封君為額定的幾天勞役。【如浚河渠、築城防、起墳墓、建宮殿等。】

三曰賦。

遇封君貴族對外有戰事,農民須對其封君貢獻車牛,或勞力。【農民不能有披堅執銳之榮耀身分,僅在軍隊中服勞役,乃至追逐軍後助威作勞。】

四曰貢。

此出農民情感上之自動,如逢年節,向其封君獻彘、兔、雞、鵝或絲、布之類。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