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章 一意孤行 風滿御史臺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熙寧二年(1069)二月極不尋常,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富弼和王安石分別被任命為宰相和副宰相。兩項人事變動一前一後,頭天富弼拜相,次日王安石履新。我們知道,宰相和副宰相合稱宰執,都是中央政府的班子成員。那麼,這兩項任命為什麼不在同一天發表?其中難道沒有奧秘?[9]

當然有,只不過很少有人注意。

實際上富弼的任命本身就很奇怪。正如我們在前一章說過的,他在神宗即位之初給出的建議是無為而治,跟王安石的主張正可謂南轅北轍。更有趣的是,富弼話音剛落,三天後王安石就在首次見到皇帝時發表了要學就學堯舜,用不著學唐太宗的豪言壯語。這樣兩個人,怎麼可能搭班子?[10]

然而神宗偏偏就這樣做了。

顯然,這應該不是皇帝的一時衝動。相反,此刻的神宗恐怕很清楚,一個新老並用的“國務委員會”才是他最需要也最放心的:新人可以推進改革,老人能夠維持穩定。年輕的皇帝雖然銳意革新,卻並不希望他的帝國動盪不安。

於是,他想到了富弼。

富弼跟前任宰相韓琦、現任宰相曾公亮一樣,也是三朝元老。而且,如果說作為北宋兵書《武經總要》主編之一的曾公亮是軍事科學家,那麼,主持了慶曆二年(1042)對遼談判的富弼則是傑出的外交家。當時,契丹來勢洶洶向大宋索要土地,朝中文武個個談虎色變,避之唯恐不及,宰相呂夷簡則趁機向仁宗“推薦”與自己不和的富弼。歐陽修擔心富弼有去無回,提出反對,富弼卻進宮對皇帝說:主上之憂就是臣下之辱。臣願意出使北朝,不敢貪生怕死。[11]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