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章 天下為家 算盤未必總如意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說起來,周天下其實算得上樹大根深。

周的根,在農村。

這並不奇怪。周,原本就是農業民族。何況在邦國制度的框架下,諸侯的國,大夫的家,都是自主經營。大夫的財政收入當然來自採邑。諸侯的則不但來自全國,自己也會有一塊自留地,就像天子擁有天下之外,還有一個周王國。

周王國其實就是周天子的采邑。它既是政治實體,也是經濟實體;既是周天下的“中央政府”,也是周天王的“獨立王國”。後來周天子被架空和顛覆,就因為周王國每下愈況,綜合國力不但不如諸侯的封國,甚至不如大夫的采邑。

采邑是周的基層政權組織,地位相當於後來的縣,規模相當於現在的鄉。采邑中有村社,大一點的或者還有莊園、牧場和森林。城堡之外的郊野,則是八戶或十戶農民編組耕種的井田。管理采邑事物的,是大夫的家臣。

家臣都是士,職務則各有分工。職位高的叫宰,是大夫的大管家。孔子的學生子路和冉有,便做過魯國大夫季孫氏的宰。但這已經是春秋了。西周時期,家臣應該都是不能襲爵的家君之子。他們既然不能像嫡長子那樣接班做家君,也就只好去做家臣,幫助父兄“齊家”。

這是合理安排,也是如意算盤。

我們知道,在當時的條件下,周天下其實很大。不要說遠在天邊的周王,就連大國的諸侯和大邑的大夫,距離子民也很遠。真正在第一線接觸民眾的,就是家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