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章 西周大封建 我們的田野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什麼是“建”?

建就是建國。它包括三個內容:授土、授民、授爵。

冊封儀式是隆重的。祭壇由青白紅黑黃五色土築成,象徵著東西南北中。諸侯封到哪一方,就取哪一方的土,再摻和代表中央的黃土,用白茅包裹交到諸侯手裡。這就叫“授土”,表示諸侯擁有對那片土地的使用權。

賜給諸侯的人民則包括三部分:本族臣僚、殷商遺民,以及封地上的原住民。當然,這主要是指魯、衛、晉、燕之類。其他邦國不一定有殷商遺民,原住民則一定有的,領導班子也一定是他自己的。這就叫“授民”,表示諸侯擁有對那些人民的統治權。這也是周人的一大發明。因為像這樣土地和人民並賜,殷商卜辭中並沒有記錄。

由此可見,只有周的封建,才是“真封建”。

第三件事是指定國君,包括命名國號(比如宋、齊、魯、衛),發表訓示(比如《康誥》),賜予受封的象徵物(比如冠冕、禮器、儀仗)。這就叫“授爵”,表示諸侯相對獨立,權力合法,並擁有父死子繼或兄終弟及的世襲權。

這三個程式意義重大。

事實上,封邦建國必須授土、授民、授爵,表現出來的正是周人對“國家概念”的理解。儘管這個時候的邦國,還只是初級階段的國家,甚至不能叫做國家。但從此,土地、人民和領袖,就成為我們民族的“國家三要素”。比如新中國的讚美詩《歌唱祖國》,就是第一段唱土地,第二段唱人民,第三段唱領袖。這是周制度的深遠影響。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