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真愛沒有“更好”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一個學生的說說寫道:“忘記一個人的最好方法就是讓其變成文學。”(《和莎莫的500天》)

有人認為這只是審美的方式,因為這樣其實更忘不掉,都在文學裡長存了,現實的方式是找到更好的。剛開始,我以為這種現實的方式和想法都有道理,但現在想想這很沒有道理,很缺乏胸懷。

因為這是對以往愛情的貶低與不尊重。只要兩個人曾經付出真心,只要對方不是陰險毒辣對自己傷害很深的人,都值得感恩。每一個陪自己走過、交會發光的人都是應該感恩的。不要允許自己或別人拿原來的愛人與現在的愛人做高低優劣的比較,因為這已經不是愛,而需要感恩。過去是一筆豐厚的財富,有利於自己的成長,有利於自己對生命的感悟與理解,有利於培養感恩的心與廣闊的胸懷。我們具備了這樣的胸襟,才會知道,真愛沒有“更好”。

其一,所謂“更好”未必是“更好”,甚至未必好。如唐詩:“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黃檗禪師與唐宣宗李忱的這首《瀑布》聯句,以前都被看作堅韌、志向與胸懷的集合體。但是有的女生說:“我覺得這是一首很傷心的詩。”我想女性從“女性角度”能把一首勵志詩看作傷心詩,可見其感悟力之深。

我認為,若從溪澗角度來說,瀑布對其是特別的,如不辭勞、出處高、壯麗。人生最可悲的是,當你遇到一個很特別的人,你覺得很難再遇到,但又覺得沒有可能,只能或遲或早放ta走。這種“沒有可能”也許是出於顧慮,也許是希望對方擁有更好。只不過,溪澗不知道瀑布作為淡水,最適合與溪澗在一起,然而溪澗卻把瀑布推給大海,為對方擁有更好而高興。誰知大海不會重視瀑布,瀑布只是其一波濤罷了。連瀑布的性質都改變為鹹水,這讓瀑布一片茫然。不知道溪澗獲悉後,是否還會認為大海才適合瀑布。所以,所謂的“更好”其實不好。這樣來解讀,這首詩的確是一首傷心詩,比禪師和皇帝的領悟要深刻得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