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性質·狀態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釋義

簞,是指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簞食瓢飲”意思是用簞盛飯吃,用瓢舀水喝,舊指安貧樂道,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也指生活貧苦。

辨析

“食”字有兩個讀音sì和shí,讀sì時的意思是餵養,提供食物;讀shí時的意思是吃,食用,或指名詞食物。“簞食瓢飲”中“食”的意思是吃,而不是喂,因此讀作shí,而不讀作sì。

起源與演變

“簞”,從竹,單聲。《說文解字》將其解釋為“笥(sì)也”,本義是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簞食瓢飲”一詞出自《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意思是說顏回每天有一口飯吃,有一點水喝,住在簡陋的小屋子裡,世人都忍受不了這種清苦的生活,但顏回卻安貧樂道,泰然處之,依然能保持自己好學的樂趣,真是賢德呀。從此“簞食瓢飲”用來形容安貧樂道的生活。

例句

而顏淵簞食瓢飲,在於陋巷。

班固《漢書·貨殖傳》

字裡字外

人都說孔門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其中孔子最中意的便是顏回。

顏回,字子淵,十四歲便拜孔子為師,此後終生跟隨。在孔門眾多弟子中,孔子對他稱讚最多,不僅誇獎他“好學”,而且還稱他為“仁人”。

顏回是個智者,天性豁達,絲毫不在意名利二字,安於清貧,追求平淡真實的生活,享受問道的快樂。孔子也讚歎他“賢哉,回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