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前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Ⅰ 緣 起

我在《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後記》中說:“……這本書講了許多儒家,其實我的興趣也許更在老莊玄禪,這本書都是提綱,其實我更想對其中一些問題例如宋明理學的發展行程做些細緻的分析。”十年過去了,這兩個“其實”,看來一生也做不成了。時日如駛,馬齒徒增;歲雲暮矣,能無慨然?但既然還有點時間,又仍不做自己想做的事,卻來譯、注、記這本已有多人譯過、注過、記過的《論語》,為什麼?這豈不是將冷飯一炒再炒,太沒意思了嗎?我似乎首先應該向自己提出,同時也向關心我的讀者交待一下這個問題。

所以,寫這個“緣起”。

我之選擇做這項工作,著手於1989年秋冬,時斷時續,於1994年春完成。這倒並非一時興起,偶然為之;也非客觀原因,藉此躲避。實際恰好相反。儘管我遠非鍾愛此書,但它偏偏是有關中國文化的某種“心魂”所在。我至今以為,儒學(當然首先是孔子和《論語》一書)在塑建、構造漢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歷史過程中,大概起了無可替代、首屈一指的嚴重作用。不但自漢至清的兩千年的專制王朝以它作為做官求仕的入學初階或必修課本,成了士大夫知識分子的言行思想的根本基礎,而且透過各種層次計程車大夫知識分子以及他們撰寫編纂的《孝經》、《急就篇》(少數詞句)一直到《三字經》、《千字文》、《增廣賢文》以及各種“功過格”等等,當然更包括各種“家規”、“族訓”、“鄉約”、“裡範”等等法規、條例,使儒學(又首先是孔子和《論語》一書)的好些基本觀念在不同層次的理解和解釋下,成了整個社會言行、公私生活、思想意識的指引規範。不管識字不識字,不管是皇帝宰相還是平民百姓,不管是自覺或不自覺,意識到或沒有意識到,《論語》這本書所宣講、所傳佈、所論證的那些“道理”、“規則”、主張、思想,已代代相傳,長久地滲透在中國兩千年來的政教體制、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人們的行為、思想、言語、活動中了。所以,它不僅是“精英文化”、“大傳統”,同時也與“民俗文化”、“小傳統”緊密相聯,並造成中國文化傳統的一個重要特點:精英文化與民俗文化、大傳統與小傳統,透過儒學教義,經常相互滲透、聯絡。儘管其間有差異、距離甚至對立,但並不是巨大鴻溝。這樣,儒學和孔子的《論語》倒有些像西方基督教的《聖經》一書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