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世宗孝武皇帝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名徹,是景帝之子,在位五十四年,廟號世宗。

原文 建元元年,冬十月,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上親策問以古今治道。廣川董仲舒對曰:“臣觀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自非大亡道之世,天盡欲扶持全安之,事在強勉而已。強勉學問,則聞見博而智益明;強勉行道,則德日起而大有功。道者,所繇適於治之路也,仁義禮樂,皆其具也。故聖王已沒,而子孫長久安寧數百歲,此皆禮樂教化之功也。”

直解 廣川,是漢縣名,在今景州地方。歷代天子即位,只紀元年、二年、三年、四年,原無年號。至武帝即位之初,特起一年號,叫做“建元”。自後每朝都有年號,實始於此。建元元年,冬十月,下詔有司,著薦舉各地方上所有德行賢良、操履方正、能直言極諫計程車人,都到闕下。武帝親自發一策題試問,他說:“古今治道,興廢不同,果是天命,抑繇人事?”那時獨有廣川縣人董仲舒對的策好,說道:“臣觀天人一體,此感彼應,毫髮不爽。有道的,天便眷佑;無道的,天便棄絕。其相與之際,甚是可畏。然天心仁愛,人君若非無道之甚,必不可悛改的。天還留意於他,屢出災異,以示警懼,要他省改,無不欲扶持而全安之。故亂者可治,廢者可興,其事只在人君夙夜強勉,以承天意而已。能強勉於學問,讀書窮理,以明此道,則聞見日漸廣博,而智慮越發開明;能強勉於修為,反躬實踐,以行此道,則君德日漸崇起,而功用自然弘大。強勉之有益如此,且這道理,繇之則治,不繇之則亂,乃是人君所繇以到那治處的路頭。其具則仁、義、禮、樂四者是也。自古聖王只以此四者之道,教化天下,傳及子孫。故身雖已沒,而子孫長久安寧,至數百歲。如夏家四百,商家六百,周家八百,這都是禮樂教化的功效。蓋此道常在人心,歷世不忘,是以享國長久,非天命之有所私厚也。然則仁、義、禮、樂之道,豈非萬世人君之所當務者哉?嘗觀春秋、戰國以來,申、韓、蘇、張之說,盈滿天下。至秦而焚書坑儒,三代之禮樂教化,蕩然無復存者。漢高不事詩書,文帝又修玄默,是以王道廢缺,禮樂不興。”仲舒此策,詞若迂緩,而意實醇正。漢家經學,自此興起,不可謂非其功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