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文王 武王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周至武王,始受命為天子,然其創造王業,實繇於文王,故並記之。

原文 其先祖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為帝嚳元妃,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悅而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過者皆避不踐。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之。又棄之渠中冰上,飛鳥以翼覆之。姜原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初欲棄之,因名曰棄。棄為兒時,屹如巨人之志。其遊戲,好種樹麻菽。及為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穡焉,民皆則之。帝堯聞之,舉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封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后稷卒,子不窟立,不窟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劉立。

直解 史臣敘說,周之始祖,即堯時後稷之官,名棄者也。他的母,是有邰國君的女,姓姜,名原,為帝嚳高辛氏第一妃。一日因跟隨帝嚳出去祭祀郊禖之神,以祈子嗣。忽見路上有個大人的足跡,心裡忻然喜悅,以足踐踏之,遂覺身上感動,如懷孕然。滿足十月之期,忽生一子。不繇男女配合,履跡而生,乃天所賜也。姜原不知,反以為不祥,不肯乳養他。丟棄之於狹隘路口,那牛馬走來過去的,都回避不敢踐踏;又移而棄之於山林無人之處,適會有許多人入山伐木,看見了,移將出來;又舉而棄之於溝渠之中,寒冰之上,那飛的鳥雀,都下來把羽翼蔽護他。姜原驚異,以為神靈,乃取回乳養,長大成人。因其初欲棄之,就取名叫做棄。棄為小兒時,已屹然有大人的志氣,尋常戲耍,只好種植麻子菽豆,可見是出於天性。及長而成人,遂好耕田務農,視地土高下所宜,辨五穀種類,凡地之宜谷處,便去稼穡種植,種的五穀茂盛,收穫得多,百姓每都以為法。當堯之時,洪水為災,黎民阻飢。堯聞他善於耕稼,乃舉為農師,著他教百姓每稼穡,天下都得其利。堯以其有功,封之於邰,使即其母家而居之,號曰后稷。后稷雖是帝嚳之後,卻因生賜姓,別為姬氏。后稷卒,子不窟立。不窟末年,夏后氏政衰,不務民事,不窟失其官,竄居戎狄之間。傳子鞠,至孫公劉,而舊業復振焉。周自後稷以來,歷唐虞夏商,為諸侯者千餘年,至於文、武有天下,子孫為天子者八百餘年,享國最為長久。乃其創造基業,實起於稼穡。到後來他家子孫,雖富有天下,猶惓惓以此為念。觀《七月》之詩,與《無逸》之書,都是說稼穡艱難的事。所以國祚綿遠,天命悠長。可見農事為王業所基,而有天下者,皆當時時以祖宗創業之艱難為念可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