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部 蔣介石的黨政人際關係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從孤兒寡母到孤家寡人:蔣介石的早年成長經歷與個性特質

王奇生[1]

常言道:性格決定命運。若是平民百姓,他的性格僅決定他個人及其家庭的命運;若是國家元首,他的性格很可能影響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在一個政治沒有走上軌道的國家,國家元首的性格對政治的影響尤其大。

1927年至1949年間的中國政局,既是國民黨一黨專政,也是蔣介石一人獨裁。蔣介石是一個具有鮮明個性的政治家,其鮮明的個性特質勢必影響到國家政治。但學界很少對蔣介石的個性特質及其對政治的影響進行學理探討,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相關資料的欠缺。近年來,蔣介石日記的陸續開放,為我們考察蔣介石的個性特質,提供了基本的素材。

每個人個性特質的形成,與其早年成長經歷有相當的關係。本文試就蔣介石的早年成長經歷與其個性特質的塑造,做一粗略探討。

一 恨父戀母

蔣介石9歲(本文凡涉年齡,均為虛歲)喪父,15歲初婚,23歲得子,35歲母親去世。這樣的早年經歷,在蔣介石的同時代人中,其實並不罕見。然而,蔣介石對其早年經歷的憶述,卻非同尋常。

對於父親,蔣介石很少提及,除了寫過一篇《墓誌銘》,數十年間的公開言論和私密日記中均不見提及。直到60歲時,日記中留下簡短數字:先考之嚴厲,“不忍言也”。[2]在蔣的記憶中,“嚴厲”似乎成為他對父親的唯一存念。[3]蔣是在回憶其早年塾師任介眉時,兼帶提及父親的。在60歲的蔣介石筆下,任介眉被描述為一個“殘忍慘酷”的“毒魔”。由此及彼而聯想到父親,竟是“不忍言”三字,似有一腔怨恨盡在不言中,與對“毒魔”塾師的記憶難分伯仲,以至於晚年仍未能釋懷。也由於蔣對其父親幾近失憶般的隱諱,數十年來,外間因不明真相而有各種揣測和謠傳,也就不足為奇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