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27一代名臣熊廷弼從容就戮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六君子全部被害死,“六君子案”卻不能算結束,因為此案的“肇始者”熊廷弼還沒有處理。

六君子一死,熊廷弼當然也就活不成了,為什麼呢?

明末有人說:“當時失封疆者,不獨一熊也,楊鎬、王化貞安坐福堂,而獨殺一熊,熊不死於法,而死於局。”(《三朝野記》)這話說得不錯。這裡所說的“福堂”,是指刑部監獄,當時人認為刑部監獄與詔獄比起來,不啻是天堂。

熊廷弼難逃一死的原因,首先當然是魏忠賢收受賄賂不成,感到受了愚弄,因此他“誓速斬廷弼”。老魏一發火,誰還能有生路?

其次,就是六君子因“受賄”被拷掠死了,而“行賄人”豈有活下來的道理?因此熊廷弼必須死,一則是為了平息輿論,二則是為了滅口,讓“封疆賄案”成為“服萬世人心”的鐵案。

其三,熊廷弼本人對“行賄案”的態度,也註定他必死無疑。熊廷弼是條好漢,不因楊漣、魏大中曾經力主要判他死刑而銜恨,反而在獄中寫了一份揭帖(宣傳單),力辯楊漣等人絕無受賄事,讓人帶出去廣為傳播。這個釜底抽薪的義舉,激怒了魏忠賢,他焉能不死?

最後還有一條,就是直接促成熊廷弼掉腦袋的人,是閹黨的馮銓。當時坊間有一部繡像小說(帶插圖的章回小說)《遼東傳》刊行,裡面專有一章是“馮佈政父子奔逃”,寫的是馮銓的老爸馮盛明當年臨敵脫逃的事,大概是把膽小鬼嘻笑怒罵了一通。馮銓讀了後,又羞又怒,疑心是熊廷弼指使人所撰,於是心生歹念,要把熊大人立馬搞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