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司馬懿的佈局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晉封為魏國公,同時受詔享有九錫之禮,擁據冀州十郡,成為歷代以來權勢最大、名位最高的重臣。

雖然當前的中原各地還是處於諸侯割據的狀態,大漢天子的號令也早已難出京門,但關於曹丞相晉公加禮這一訊息卻很快便傳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然而,無論是擁兵江東獨霸一方的孫權,還是蟄伏西蜀虎視眈眈的劉備,都出人意料地對這一事件表示了一致的沉默。其實,除了保持沉默之外,他倆又能拿曹操如何?曹操這樣肆無忌憚地提升名位,擴大權力,就是料定了他二人根本無力反對。況且,他的任命詔書還是由那位至少形式上代表著天子之尊、萬民之望的漢帝劉協親書頒發的,對此,孫權、劉備除了在心底嗤之以鼻之外,又敢多說什麼?他倆才不會傻到跳出來與朝廷旨意公然對抗呢。

既然連孫權、劉備這樣兩個地方勢力的“巨頭”都沒什麼異議,那麼曹操的晉升也就自然不會在各方州郡掀起多大風浪,一切都在沉寂中慢慢湮滅。但是,在曹操本人所處的大漢朝廷權力中樞裡,一場無聲的“大地震”卻已波及了每一位卿侯將相、文武官僚。漢室群臣心裡都很清楚,按照漢朝的律法和禮節,無論功勳多麼顯赫,異姓臣僚只能封侯,王爺、國公這樣極重要的爵位都只封給劉氏宗親,即使是本朝鄧禹那樣功蓋天下的開國重臣,也不過就是僅以四個縣封為侯爵。近四百年的漢朝歷史上,只有一個異姓大臣被封為公爵,他就是那個篡了天子之位的“安漢公”王莽。而曹操,就是第二個繼王莽之後被封為國公的權臣。這其中的意味自然是再明顯不過了。他這是在為自己改朝換代,篡漢而立作著紮紮實實的鋪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