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福州南較場升起“反叛”之旗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蔣介石虎視眈眈,在奪得了黎川城之後,正欲發動第五次“圍剿”,一樁突然發生的事變,卻打亂了他的陣腳。

那是1933年11月20日,福州南較場的旗杆上,忽地升起一面新奇的旗幟——上紅下藍二橫條,正中嵌一顆五角黃星。頓時,鞭炮聲、鼓樂聲大作,上千人在南較場上發出熱烈的歡呼。

一個新的政權“中華共和國”宣告成立。新奇的旗幟,出現在福州大街小巷,那便是“中華共和國”的國旗。

第一面“中華共和國”國旗,是在福州南較場上由蔡廷鍇親手升起的。蔡廷鍇是國民黨第十九路軍軍長兼副總指揮。他曾受過中共影響,參加過南昌起義,隨後率部離去。1932年1月28日,當日軍發動“一·二八事變”,突然從上海日租界向閘北中國駐軍進攻時,蔣介石把十九路軍視為異己,調往福建,攻打紅軍。蔣介石的如意算盤是讓十九路軍和紅軍兩敗俱傷,坐收漁翁之利。

蔡廷鍇和蔣光鼐無奈,只得率部進攻紅軍,與朱德、周恩來交手。蔣介石部隊進攻黎川時,紅軍主力正在朱德、周恩來率領下跟十九路軍作戰。

前有紅軍,後是大海,十九路軍打不過紅軍,又後退無路。這支隊伍畢竟受過中共影響,又曾高舉抗日的旗幟,終於下定決心,舉行兵變,實行“聯共反蔣抗日”,著手成立“中華共和國”。

蔡廷鍇、蔣光鼐尋求與中共取得聯絡,希冀得到支援。他們物色到一個頗為恰當的人物,以設法開啟中央蘇區之門。此人名叫陳公堵。在《紅色的起點》一書中,曾寫及他:“雖與陳公博只一字之差,兩人其實毫無瓜葛。他是湖南長沙人,原名善基,又名伯璋、壽康,曾用名吳明、無名。陳公培是1919年去北京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學習的。在1920年6月他經滬赴法。在上海,他與陳獨秀見面,贊同陳獨秀關於籌建中共的主張。7月,他前往法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