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捐軀沙場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軍叫工農革命,

旗號鐮刀斧頭。

修銅(修銅後改為“匡廬”)一帶不停留,

要向平洲(平洲即平江、瀏陽,湖南縣名,後來作者改為“瀟湘”)直進

地主重重壓迫,

農民個個同仇。

秋收時節暮雲愁,

霹靂一聲暴動。

毛澤東在1927年寫的這首詞《西江月·秋收起義》,勾勒了湖南秋收起義的情景。

對於毛澤東來說,秋收起義是他第一次實踐他的“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理論。

不過,毛澤東自知光是依靠農民的長矛、稜鏢是難以“出政權”的。他在8月18日的中共湖南省委會議上,便講得很明確:

秋收起義的發展,是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這是誰都不能否認,但要發動暴動,單靠農民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須有一軍事的幫助。有一兩固兵力,否則終歸於失政。暴動的發展是要奪取政權,沒有兵力的護衛或去奪取,這是自欺的話。我們黨從前的錯誤,就是忽略了軍事,現在應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軍事運動,實行在槍桿子上奪取政權,建設政權。

毛澤東要尋找槍桿子,要尋找“一兩團兵力”,正巧,一支正規軍正駐紮在扛西和湖南交界不遠處的修水縣。遺支正規軍是一個警衛團,團長居然是中共黨員!正因為這樣,毛澤東穿過湖南和江西的邊界,朝江西進發,才在半途發生那番“歷險記”……

這個團自武漢來,原本是守衛武漢國民政府的警衛團,可謂精兵,隸屬於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中共指派了葉挺獨立團的一位團參謀長,出任警衛團團長。這位團參謀長既是黃埔軍校二期畢業生,又是中共黨員,名喚盧德銘。盧德銘成了警衛團團長,便使這個團處於中共領導之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