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九章 大躍進(1957~1965)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從1956年9月獲得晉升,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這10年當中,鄧小平一直置身於中共的權力核心,是眾多事件的核心人物。這是他身為政治局常委和黨的總書記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他的個性使然。不管什麼時候,他只要發現有問題需要解決,他就會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他不是坐著等待問題找上門(周恩來有時就是這樣),也不是在自己的提議受到批評或被駁回時,就退縮到一旁(陳雲就是這樣)。當他發現他無法說服別人接受他的建議時,或是判斷他的說服行動不會成功時,他乾脆先採取行動,然後再報告。毛澤東在對日作戰期間,就是鼓勵他的軍事指揮官們這樣做,甚至允許他們不報告就採取行動。後來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毛澤東除了批評鄧小平的政治觀點之外,也嚴厲批評了他這種行事作風。

鄧小平在農村視察。

身為總書記,鄧小平是中國共產黨的執行長官,同時也透過黨掌控政府的所有機構(不過,黨對軍隊的領導權主要是毛澤東一個人來行使)。鄧小平的主要運作機構是書記處。這個機構的人事陣容,從一開始就很強。到1958 年5月,它的實力更強了。除了鄧小平本人和他的副手彭真之外,書記處又增加了三位政治局委員。此後,隨著形勢的發展,書記處又接管了黨內及黨外其他幾個機構的職權。在“大躍進”期間,它從最高行政機構國務院手中,接管了研擬與實施經濟政策的權力。這是因為,在某種意義上,它能夠組織群眾運動,而這是國務院辦不到的。在國家採取緊急行動,以挽救“大躍進”對全國造成的不良影響時,它仍沿用了這一許可權。後來,當毛越過除林彪之外的其他政治局常委,擅自制定各種政策時,書記處作出了很多重大決策,它取代了很多原本應該由政治局及其常委會做的工作,因為這兩個機構只能以中央委員會的名義釋出檔案,而且這些檔案只有經過毛澤東親自批准後才能釋出。在彭真的全力支援下,鄧小平主掌了大部分許可權與工作。後來毛澤東批評說,鄧小平建立了一個“獨立王國”,並未言過其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