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新版自序:蔣經國的民主與兩岸契機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陶涵

1988年蔣經國去世時,他剛完成為時二十年的改革,更於生前最後一年開啟自由、多黨民主的大門。他曉得在民主體制內,人性的奇想怪行,不論好壞,全都會釋放出來,但最後仍能去蕪存菁,只有沒有監督制衡的社會才會落到最壞的地步。所以能有今天,除了歸因於反對黨人士持續不斷的壓力和正面批判,另一就是蔣經國及其同僚的智慧。蔣經國早就瞭解,國民黨及蔣家要能延續,只能朝向一人一票的民主體制;反對黨人士也曉得時間站在他們這邊,使用暴力只會適得其反,會破壞島上正在進展的“經濟奇蹟”。

臺灣政治火炬的傳遞,等同要少數的外省人權力交棒——他們曾經以殘暴威權掌權,造成與臺灣本省人的長期對立。蔣經國曉得,由於許多臺灣本省人嚮往“臺獨”,這種轉變將威脅到一箇中國的原則。可是,誠如本書指出,蔣經國也相信,唯有臺灣人民支援,與中國大陸的統一才能完成,而且只有中國大陸變成一個民主、開放的社會,這才有可能——直到1989年前這似乎是進行式,其中有部分正是受到臺灣政治自由的催化。

此後二十年,中國大陸的經濟增長成績亮麗,1997年全國七十三萬四千個村級單位也開始選舉,讓一些中國人學到自由的代議制度的規範和程式。

中國領導人相信儒家的觀念——良好社會應奠基在和諧之上,若無穩定和紀律,就不可能有和諧。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領導人,包括先前的蔣介石,都以儒家思想和中國歷史文化的光榮作為國家的道德、倫理基礎。當然,蔣注重的還有“反共”,一場要到他死後才結束的戰爭;但蔣介石更聲稱國民黨的長期政治目標是自由民主。結果他宣示的理想使舊政權處處受敵,必須對不民主的作風自圓其說,同時也把體制推向漸進改革之途。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