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24 東風導彈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中國人迅速意識到,即使藉助錢學森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也不可能立刻上馬導彈專案。當時的中國,沒有一家工廠可以生產出所需的複雜材料。沒有大型風洞,沒有引擎測試基地,沒有發射基地,沒有專攻火箭推動問題的大學研究所。甚至,連一本拿得出手的有關這一學科的教科書都沒有。

當錢學森充分了解到中國當時在科學、教育和國防方面的落後時,他感到有些茫然。“既沒有研究工具,也沒有研究裝置,”他寫道,“這時候,我的思想轉了一百八十度,從樂觀一下變為悲觀,真是覺得作科學研究寸步難行,簡直急死人……我不知道在艱苦的環境中奮鬥、找出路,怎樣白手起家。”

40年後,中國擁有了世界上第三大核武庫,成為第三世界國家最主要的武器供應商之一。中國報刊上的文章稱頌錢學森為開創了奇蹟的人,他讓一個在1955年的時候還造不出一臺像樣的汽車或腳踏車的國家在太空科學發展上作出了革命性的突破。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在這場了不起的革命中,錢學森究竟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容易。直到最近為止,幾乎所有與導彈相關的活動都屬於軍事機密。僅僅在過去的一兩年中,中國才開始在官方歷史記載或發行量有限的專著中披露相關的資訊,要麼就是新聞報道中一些含糊其辭的大致介紹。最近,為了樹立自己在世界導彈發射市場上的權威形象,中國開始注重宣傳工作。但即使曝光增加,許多問題依然是未解之謎。甚至那怕是想要獲取幾張導彈研究機構或導彈發射的歷史照片,都相當的困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