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十一章 “就是它了”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文森特需要藝術來逃避世界,重構現實。儘管他離經叛道,滿心虔誠,但宗教從來都不能填補他心中的缺口。1876年,在巴黎歸隱苦行的文森特曾給父母去了一封信,信裡“幾乎都在談論藝術”。在英格蘭鄉村的“天路歷程”中,他參觀了漢普頓宮的皇家收藏,觀摩了霍爾拜因和倫勃朗作的畫像,以及那兒的義大利畫家畫廊,其中還有一幅達·芬奇的作品。“再次看到這些作品真讓人高興。”他這樣告訴提奧。在多德雷赫特,當文森特情緒高漲,決心追隨父親的事業時,他一次又一次探訪了那兒的藝術館。在抵達阿姆斯特丹之前幾日,他還繞道參觀了收藏著這個城市黃金時代“寶藏”的特里普房。

不論走到哪裡,他都用藝術來驅散孤獨。屋子的牆上貼滿了畫像。在阿姆斯特丹開始學業之前,他曾勇敢地發誓要戒掉收集畫作的嗜好。但很快,他又時常在門德斯家門口成排的書攤和畫店前徘徊。“在那兒很有可能淘到便宜貨。”他向提奧解釋。他需要它們來“給我的小房間製造點氣氛,清醒頭腦,激發靈感”。除了福音傳道、牧師、教堂和洗禮等主題外,他還買入了“拉丁和希臘主題”的畫作,聲稱它們能促進學習。他用宗教典故為這些古老的、描繪世俗主題的“寶貝”重新命名,讓它們適應自己的需求。

然而宗教意象卻無法像感傷意象那樣為文森特營造一個烏托邦式的異想世界。那些描繪了受難者、聖經故事、伊甸園中的基督、噙著淚水的聖母瑪利亞、上學路上的小男孩、從教堂蹦蹦跳跳回家的小女孩、在雪地中跋涉的老人和取煤的古板母親們的畫作佈滿了他書房的牆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